王建:中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原因与前景分析
寸宇介绍,和顺图书馆内馆藏古籍较多,这些图书和古籍一部分源于爱国爱乡青年自发捐赠,一部分由进步青年从外地购置而来,因此对这些珍贵古籍的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
累计投放产业基金12.08亿元、市级重点项目前期费2.13亿元、产业基金贴息补助3216万元。截至2020年底,全市公路通车里程2.09万公里,新增7445公里,是十二五末的1.6倍。
四是能源、通信基础设施稳步推进。十三五期间,全市共实施项目6641个(其中新开工项目4544个),5年累计完成规模以上投资4417亿元,年平均增长22.2%,是十二五时期的2.8倍,超过规划目标2.2个百分点,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达到75%以上。三是城市功能品质持续提升。实施了一批水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等工程,红谷田、花园、段家坝等中型水库和勐糯中型灌区、右甸坝中型灌区相继建成,保山坝水生态、隆阳区西水东调等工程开工建设。[李洪才] 责任编辑:钱秀英 编辑:钱秀英。
十三五时期,一大批交通、水利、城镇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成投运或开工建设,基础设施领域累计完成投资1762.1亿元,是十二五的4.3倍。一是综合交通网建设成绩突出。五年来,全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各领域改革向纵深推进。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较十二五末增长68%左右,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二五末的25.7:34.8:39.5调整至23.1:37.3:39.6。能源综合改革成效明显,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稳步推进,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山水田园城市建设加快推进,森林覆盖率达69%。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全面加强,全市三级综合医院达到4所。
猴桥口岸通关便利化水平明显提升,单一窗口报关、报检覆盖率达100%。重大项目获改革殊荣,保山市成为全国第二批国家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并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保山市地下综合管廊入围2017中国改革年度案例改革开放40年地方改革创新案例。
4G网络信息实现城区、乡镇、行政村、高速公路等重点区域100%覆盖,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达65万户,是十二五末的3.6倍。腾冲市创建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大关,提前实现较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年均增速达9.3%。绿色食品牌成效明显,粮食总产量常年保持稳定,咖啡、烟草、特色果品等高原特色农业产业持续发展壮大。
万亩青华海生态湿地公园被列为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试点,万亩生态农业观光园被列为国家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展望十四五,保山将高质量推进保山城市生态化、工业聚集化、农业规模化、旅游品牌化、发展数字化,全面建设滇西辐射中心、滇西工业重镇、滇西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区、滇西世界健康生活目的地、滇西数字经济新高地,努力开创保山高质量跨越发展新局面,为与全国、全省同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腾冲市、昌宁县成功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县城),保山市、施甸县、龙陵县创建为省级园林城市(县城)。地表水国(省)考断面100%达到或优于Ⅲ类,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2%,位居全国前列。
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市级审批事项精简超过70%,最多跑一次事项占比超过98.6%,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积极招大引强,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发展水平明显提升,招商引资走在全省前列,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国资国企改革不断深化,为全市投融资、招商引资和民生改善作出积极贡献。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城乡收入差距由2.99缩小到2.71,城乡协调发展效应逐渐显现。
率先在境外设立2个经济合作园区,一线两园对外开放平台辐射效应逐步显现全市进出口总额达6亿美元,较十二五末增长148%。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开放合作更加深入,与缅甸电力、金融、农业开发及减贫、中医药等领域合作取得新进展。万亩青华海生态湿地公园被列为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试点,万亩生态农业观光园被列为国家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国家级试点、农村水价改革试点有序推进,乡村振兴基础牢固。
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大关,提前实现较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年均增速达9.3%。中缅天然气管道腾冲、龙陵支线正式投产通气。
[李洪才] 责任编辑:钱秀英 编辑:钱秀英。大瑞铁路保山段即将建成通车,保山人民将告别没有铁路、不通铁路的历史。
改革创新取得丰硕成果。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市级审批事项精简超过70%,最多跑一次事项占比超过98.6%,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电力新增装机48万千瓦,较十二五末装机总量增长21%。腾冲市创建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文化事业稳步发展,成功打造善洲林场、松山大战遗址纪念园、滇西抗战纪念馆等标志性文化工程。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和三大水系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均达100%,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二氧化碳排放量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
综合施策,积极防范化解风险,银行不良贷款率保持在较低水平,债务风险有效降低。地表水国(省)考断面100%达到或优于Ⅲ类,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2%,位居全国前列。
4G网络信息实现城区、乡镇、行政村、高速公路等重点区域100%覆盖,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达65万户,是十二五末的3.6倍。山水田园城市建设加快推进,森林覆盖率达69%。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稳健有力。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全面加强,全市三级综合医院达到4所。
国资国企改革不断深化,为全市投融资、招商引资和民生改善作出积极贡献。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万元左右,较十二五末增长85%。腾冲市创建为全国文明城市,龙陵县、昌宁县创建为云南省文明城市。以五网建设为重点,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机构改革圆满完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断提升。腾冲市、昌宁县成功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县城),保山市、施甸县、龙陵县创建为省级园林城市(县城)。
五个县(市、区)全部创建为国家卫生城市。率先在境外设立2个经济合作园区,一线两园对外开放平台辐射效应逐步显现。
社会保障更加健全,城乡三项医疗保险参保率保持在95%以上,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5%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提前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将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